| 獲獎年度 | 獲獎人姓名 | 就讀學校 | 博士論文名稱 | 獎勵起迄 | 學門領域 |
| 111 | 潘芊樺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晚清小說商界概念建構與商業圖景描繪 | 2022/08/01~2023/07/31 | 小說 |
| 111 | 劉思妤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荒木見悟宋明理學研究 | 2022/08/01~2023/07/31 | 學術思想 |
| 111 | 王秋今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生態智慧: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學翻譯在法國的傳播(2000-2021) | 2022/08/01~2023/07/31 | 域外漢學 |
| 111 | 呂紹酉 |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| 臺灣女性的跨國微型創業:韓國快時尚代購的跨國社群與網絡建構 | 2022/08/01~2023/07/31 | 社會學及社福社工 |
| 111 | 江豐兆 |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| 競合鹺權:晚清至民國初年兩淮鹽務改革運動新探(1832-1927) | 2022/08/01~2023/07/31 | 中國史 |
| 111 | 林泓任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宋代效體詩寫作現象與成因研究 | 2022/08/01~2023/07/31 | 詩 |
| 110 | 雷峰 |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|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he Altai Republic (Russian Federation) | 2021/08/01~2022/07/31 | 人類學區域研究 |
| 110 | 張淑珍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Framing for legitimacy in the entrepreneurial context: The case of Alibaba | 2021/08/01~2022/07/31 | 策略管理 |
| 110 | 蔡嘉信 |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| 台灣都市化脈絡下的安居奮鬥:反制土地商品化運動中的公民行動、運動創業精神與市場道德化 | 2021/08/01~2022/07/31 | 社會變遷與發展 |
| 110 | 余能城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抗日時期(1937-1945)的「迂迴作戰」:以徐訏與大後方文學為中心 | 2021/08/01~2022/07/31 | 文學史 |
| 110 | 林宣佑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江右王門學者鄒元標思想研究 | 2021/08/01~2022/07/31 | 學術思想 |
| 109 | 馬鈺欣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突破性技術的制度化 | 2020/08/01~2021/07/31 | 科技管理 |
| 109 | 阮何長安 | 國立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 | AI Business Value through the Configurational lens. | 2020/08/01~2021/07/31 | 資訊系統 |
| 109 | 呂柏勳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中晚明志怪筆記的博物與知識向度 | 2020/08/01~2021/07/31 | 小說 |
| 109 | 留婷婷 |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| 虛擬實境——論澳門小說中的賭城空間建構與重層身體想像 | 2020/08/01~2021/07/31 | 文學與文化 |
| 109 | 盧晞雲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司馬遷《史記》引《尚書》思想探究 | 2020/08/01~2021/07/31 | 學術思想 |
| 109 | 鄭思婷 |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| 國小低年級字、詞教學之應然與實然:來自教學錄影的證據 | 2020/08/01~2021/07/31 | 課程與教學 |
| 109 | 傅偉哲 |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| 土地徵收與民主轉型:戰後台灣的土地開發、政治生存與制度變遷 | 2020/08/01~2021/07/31 | 社會變遷與發展 |
| 108 | 郭育賢 |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| Atayal phonology, reconstruction, and subgrouping | 2019/08/01~2020/07/31 | 南島語言 |
| 108 | 李威寰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戰後初期(1945-1967)台灣儒教意識型態的建構與運作 | 2019/08/01~2020/07/31 | 台灣文學 |
| 108 | 江曉輝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「西學東漸」對晚清舊體詩與詩學之影響 | 2019/08/01~2020/07/31 | 詩 |
| 108 | 林佩珊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中國大陸當代詩歌的歷史想像與日常敘事 | 2019/08/01~2020/07/31 | 文學與文化 |
| 107 | 李哲宇 |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| 戲劇如何在社會行動——台灣民眾戲劇的行動軌跡 | 2018/08/01~2019/07/31 | 文化研究 |
| 107 | 吳岳霖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「劇評體系的產生」與「劇評家的誕生」:戲曲評論於近現代的書寫脈絡及其語境 | 2018/08/01~2019/07/31 | 戲劇及劇場 |
| 107 | 陳靜玉 |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| 「現代進步計畫」與國族建構:解嚴後高中歷史課綱變遷與爭議之論述分析 | 2018/08/01~2019/07/31 | 社會變遷與發展 |
| 107 | 賴俊彥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探討技術變遷的過程:三個混合方法的研究 | 2018/08/01~2019/07/31 | 科技管理 |
| 107 | 許韋晟 |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| 太魯閣語遠指指示詞研究 | 2018/08/01~2019/07/31 | 南島語言 |
| 106 | 楊茜文 | 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(所) | 遺產贈與稅制、消費與代間持續性 | 2017/08/01~2018/07/31 | 總體經濟學與貨幣經濟學 |
| 106 | 蔡孟哲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癡盼幸福、哀悼苦難與想像共生:現當代男同志小說裡的主體、情感與倫理 | 2017/08/01~2018/07/31 | 文學與文化 |
| 106 | 郭佳怡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The Influence of Science Linkage, Knowledge Accumulation, and Knowledge Combin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| 2017/08/01~2018/07/31 | 科技管理 |
| 106 | 顏訥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出入規範 / 閨範內外:唐宋詞性別文化空間研究 | 2017/08/01~2018/07/31 | 詞 |
| 105 | 王健航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Customer involvement in the process innovation | 2016/08/01~2017/07/31 | 科技管理 |
| 105 | 劉芷瑋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蘇軾莊子學的美學工夫論 | 2016/08/01~2017/01/31 | 學術思想 |
| 105 | 蘇建唐 |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| 論臺閩語否定詞「毋、無、未」─詞彙競爭、構式與功能觀點的分析 | 2016/08/01~2017/07/31 | 方言學 |
| 105 | 邱逸凡 |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| 蒙元與道統──十三世紀以來的國家、道學與士人 | 2016/08/01~2017/07/31 | 中國史 |
| 104 | 楊真宜 |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| 台灣國中生對國語、本土語言與英語的語言能力、使用與態度之探究 | 2015/08/01~2016/07/31 | 社會語言學/語言與文化 |
| 104 | 吳曉昀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戰國到西漢晚期的孔子論述研究 | 2015/08/01~2016/07/31 | 學術思想 |
| 104 | 劉威志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偽政權/和平運動下的賦詩言志──論梁汪政權詩詞之政治話語與自我建構(1938-1946) | 2015/08/01~2016/07/31 | 詞 |
| 104 | 林秀萍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千山響杜鵑:台灣精神科診所的發展 | 2015/08/01~2016/07/31 | 策略管理 |
| 104 | 宋玉雯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蝸牛在荊棘上——路翎及其作品研究 | 2015/08/01~2016/07/31 | 文學與文化 |
| 104 | 高琳雅 |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| Do Women Really Weep? - Sociocultural Negotiations of Status in the Post-disaster Resettlement | 2015/08/01~2016/07/31 | 文化人類學 |
| 103 | 夏傳位 |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| 由發展型國家到新自由主義:經濟學與治理性如何重塑台灣 (From Developmental State to Neoliberalism: The Dialectics of Economics and Governmentality in Taiwan) | 2014/08/01~2015/07/31 | 社會變遷與發展 |
| 103 | 許正弘 |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| 元朝后妃政治:以官署建置為中心 | 2014/08/01~2015/07/31 | 中國史 |
| 103 | 葉毅均 |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| 主義、學問與國史書寫:范文瀾史學研究 | 2014/08/01~2015/07/31 | 史學 |
| 103 | 蘇芷儀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Magnifying aggressiveness and minifying vulnerability: Leverag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 | 2014/08/01~2015/07/31 | 科技管理 |
| 103 | 李柏翰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明清悉曇學與等韻關係研究 | 2014/08/01~2015/07/31 | 語言文字學 |
| 103 | 王梅香 |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| 不自由的自由書寫: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場域(1950-1962) | 2014/08/01~2015/07/31 | 文學與文化 |
| 103 | 謝佩珊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Examining the Relation of Service Experience and Loyalty in the Healthcare Service System: A Service Encounter Perspective | 2014/08/01~2015/07/31 | 資訊管理 |
| 102 | 蔡林彤飛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大學轉型與學術專利活動:知識創造、科技經濟與第三使命之研究 | 2013/08/01~2014/07/31 | 科技管理 |
| 102 | 張景惠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Influence of Social Signals on Facebook on Decision Making | 2013/08/01~2014/07/31 | 資訊管理 |
| 102 | 陳鈺淳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語彙的力量:中國山寨手機的案例分析 | 2013/08/01~2014/07/31 | 科技管理 |
| 102 | 陳景黼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從假物到自得——《荀子》由禮見理的學習論述 | 2013/08/01~2014/07/31 | 學術思想 |
| 102 | 吳肜泰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網絡與技術鑲嵌對企業策略選擇之影響 | 2013/08/01~2014/07/31 | 策略管理 |
| 101 | 鍾叡逸 |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| Topography of the vP Periphery in Hakka: Evidence from Disposals, Affectives and Modals | 2012/08/01~2013/07/31 | 語法學 |
| 101 | 陳旻男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: Towards the Service Regime Perspective | 2012/08/01~2013/07/31 | 科技管理 |
| 101 | 翁惠娟 |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| 民族服飾上的錢幣:跨文化會遇下的物戀現象 | 2012/08/01~2013/07/31 | 文化人類學 |
| 100 | 陳建隆 | 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(所) | 資源限制、最適誘因契約與組織結構 | 2011/08/01~2012/07/31 | 個體經濟學 |
| 100 | 吳佳虹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high tech industries: The evolution, the characteristics, and the effects on firms’ innovative activities. | 2011/08/01~2012/07/31 | 科技管理 |
| 100 | 郭瑞坤 |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| 現代性的棲地:以一座現代科學博物館的爭議與衍變為例 | 2011/08/01~2012/07/31 | 文化研究 |
| 99 | 游博清 |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| 英國東印度公司廣州商館組織研究:以1815年為例 | 2010/08/01~2011/07/31 | 區域史 |
| 99 | 洪馨蘭 |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| 臺灣六堆地區外祖敬拜與客家地方社會之型塑:一個姻親關係實踐的土著觀點 | 2010/08/01~2011/07/31 | 文化人類學 |
| 99 | 秦先玉 |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| 臺灣的家戶技術發展與性別關係演變史(1949~1991) | 2010/08/01~2011/07/31 | 台灣史 |
| 98 | 李釗麟 |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| On the VP Structures in Saaroa and Paiwan | 2009/08/01~2010/07/31 | 南島語言 |
| 98 | 劉南芳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台灣內台歌仔戲定型劇本書寫與敘事特色 | 2009/08/01~2010/07/31 | 戲劇 |
| 98 | 涂敏芬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| 改變台灣:工研院的制度興業策略分析,1973-2008年 | 2009/08/01~2010/07/31 | 策略管理 |
| 96 | 林永勝 |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(所) | 工夫論研究─以道教重玄學派為中心 | 2007/08/01~2008/07/31 | 學術思想 |
| 96 | 黃漢君 |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| 從構式語法看華語、閩南語與客語結果式 | 2007/08/01~2008/07/31 | 語意學 |